一、操作系统生态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在IT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与底层的CPU、硬盘、内存打交道,为了兼容各种各样的硬件而去做驱动,还需要为上层提供应用软件的接口,需要配套的开发语言、图形库等。这里面无论是建立硬件生态还是软件生态,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大工程。
二、硬件生态的挑战
为了兼容各种各样的硬件,我们需要去做开发的驱动。开发驱动和开发内核不同。开发内核的话只需要自己的人埋头苦干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开发驱动需要与硬件厂商合作。如果该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低,厂商考虑投产比,自然不愿意和你共同开发驱动。而软件厂商也不是活雷锋。只有当某个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程度时,软件厂商才会帮忙适配软件,这样就形成一个悖论。软件生态贫乏,导致操作系统用户数量越来越少。就更不会有软件厂商主动适配软件。
三、Linux的软件生态优势
事实上,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很多的操作系统因为生态的原因而惨遭淘汰。强如微软,在桌面系统称霸多年,但Windows phone由于市场份额太小,常年只有1%,导致国内外软件厂商大多不愿意给他开发手机、app。而软件方面的不足,又使更多的用户抛弃了windows手机,最终Windows phone放弃治疗。而Linux从1991年发布,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大多的硬件基本都有Linux驱动,只是相对主流的系统会更新的慢一些,很多个人和公司也会基于Linux开发的相应软件,基本可以满足用户学习、工作的日常需求。所以国产操作系统选择Linux开发,在建立系统生态上面会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大家最近关注的鸿蒙os,根据他们之前公布的消息来看,是由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和lite os组成,而他们基于Linux内核开发鸿蒙,除了因为美国制裁华为导致鸿蒙os的开发进程被迫加急之外,也是利用Linux内核来建设他们自己的生态,方便兼容硬件,同时兼容安卓生态,让用户可以无感顺滑的从安卓转移到鸿蒙来。再说一个选择Linux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像开头所说的,之所以现在要大力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打破主流操作系统,被跨国企业垄断的局面,除了为了争取市场信息技术行业发言权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不在管件被卡脖子。
四、基于Linux内核开发系统是否可以保障信息安全?
前面说到主流的闭源系统无法保证我国的信息安全,那选择Linux内核就可以吗?毕竟它也不是我们全新开发的呀,答案是可以的。Linux作为一个开源的系统内核,它的代码是完完全可以被所有人看见的,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在这里加一些奇怪的后门,是非常容易被察觉的,那么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解决。而闭源系统麻烦的地方在于我们看不见对方的代码无法察觉到底有没有危险,危险是什么样子,会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出现,这样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老话敌人可怕暗处的敌人更可怕。
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频繁的制裁让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的信息技术发言权,只能被动挨打毫无手之力。想让更多的人用上国产系统,占领市场,这不是靠爱国这两个字就可以做到的,如果为了纯粹的国产而放弃安全的、优秀的内核不用,这就相当于为了不雷同而去选择一个不是圆形的轮子,或许加把劲我们可以推得动,但是你愿意推它多久呢。我们已经落后太久,为国产系统投入无数心血的信创人,比所有人都希望,能有更多人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希望国产系统与主流操作系统的差距越来越小。而国产系统选择Linux内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难成本,加速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同时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必要条件,是目前来看的最优选择。在国产系统变得更好之前,我们不一定要使用它,只是在它向前迈进一步的时候,在它飞向太空的时候,我们看它一眼。试一试,少一点苛责,多一点宽容。你回发现他们和主流系统的差距,在信创人的推动下已经在慢慢减少了,而我们相信有朝一日,这个差距一定会少到没有。